首页

喝女王的口水视频

时间:2025-05-24 06:09:40 作者:甘肃力推八大产业集群 科技赋能寒旱农业冲刺6000亿产值 浏览量:17690

  中新网杭州10月12日电(项菁)坐拥“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综合实力晋级“全国十强区”第8位、人均GDP达18.2万元、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位居浙江省第一……地处杭州湾南岸、素称“托在一块布上的城市”的浙江绍兴柯桥区有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秘籍?

  10月11日晚,“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二十五讲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开讲。作为主讲人,柯桥区委书记陈豪分享了纺织强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的发展之路。

  柯桥,水桥纵横、人文荟萃,更因“布”名扬天下。目前,当地拥有纺织企业8000余家,年产值1300亿元,形成了贯穿上中下游的纺织全产业链。

  “柯桥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国轻纺城,最大的优势就是现代纺织产业。”谈及这块“金字招牌”,陈豪满是自豪。

  诚然,纺织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业,陈豪在分享中也未回避“成长的烦恼”。他直言,“柯桥80%以上纺织企业属于加工型企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省市平均,这也导致我们的大气治理、水环境治理压力较大。”

  治理,还需通盘考量。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柯桥将战略目标定位为现代化“国际纺都”。“为了做大做强现代化‘国际纺都’,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陈豪说。

  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2010年起,柯桥启动印染企业集聚工程,到2022年完成“跨域整合”工作,印染企业从259家缩减至110家,印染企业亩均税收从集聚前不足8万元提高到25.1万元。

  在推动纺织集群发展的同时,柯桥发挥中国轻纺城市场优势,将纺织与时尚相结合,比如已连续举办6届世界布商大会和25届国际性纺博会,搭建东方米兰国际时尚发布中心、中意未来时尚馆等平台,如今柯桥已集聚时尚机构149家、中高端设计师上百名。

  科技创新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柯桥深谙。

  位于柯桥的“迎丰科技”企业工厂内,工人只需动动手指,一卷卷布匹立即就被吸入染缸,染料配比、打料、出缸等都由系统指令自动完成,基本实现了印染生产的全流程自动化。

  包括上述企业在内,近年来,柯桥积极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路径,目前已完成848家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先进设备占比提高到60%以上。当地还打造“织造印染产业大脑”,集成应用场景100多个,现已接入企业3000余家,行业生产效率提高8%以上。

  载入“黑科技”后,一块块布料变绿色、变时尚,传统纺织业在此过程中焕发新生,迈向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对于柯桥而言,现代化“国际纺都”的发力点不止于布,更在于统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陈豪向台下展示了柯桥布局的“133”支柱性产业体系,“1”就是纺织时尚产业,首个“3”是指光电信息、医疗健康、新型复材三大新兴产业,第二个“3”是指人工智能、新能源和低空经济三大未来产业。

  为了赋能产业发展,当地构建了“一廊两核三中心”科创平台,包括打造融杭科创大走廊,发挥金柯桥科技城、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的平台优势,完善提升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等。

  现代化“国际纺都”的蓝图中,人是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也是城市发展最澎湃的动力源。经济实力强劲的背后,柯桥也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开放之城,年轻化、国际化成为发展的特色优势。

  陈豪举例说,近十年来,柯桥区常住人口数以平均每年增长近1.23万人的速度上升,目前属地公安登记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0万人。其中,14岁至35岁常住青年57万人,占比超过50%;常住人口中,一半以上是新柯桥人,外商达到5500余名。

  优化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是当地引才的诚意。比如从2016年至今,柯桥多次迭代更新人才政策,今年6月全面开启“柯·创之城”建设,对于带技术、带项目到柯桥创业的人才,设有大赛、基金、平台、产业四大“落户通道”,单个项目累计最高支持可达3100万元。

  依托国际化优势,柯桥创建了浙江省首个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通过“以外引外”模式,现已集聚外籍高层次人才121人。来自荷兰的青年托马斯和重庆妻子就定居于此。“柯桥是城市和大自然的理想结合,很吸引我。”托马斯曾说。

  因布闻名,因布而强,又不止于布。柯桥探索的产、城、人融合发展之路,正是在区县层面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

  作为“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主办方之一,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社长柴燕菲表示,“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自2019年开讲以来,省际交界县、山区县、侨乡等特色县域的主政者们纷纷登上讲台,面向青年学子分享县域治理经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融通中外的“经济强区”如何以变应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备受各界关注。

  柴燕菲谈及,柯桥区作为“经济强区”的典型代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挖掘和运用“一块布”的无限可能,盘活产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将潜在不足转化为发展机遇,将现有优势转化为竞争胜势,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新路径。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宝胜表示,县域现代化发展考验着主政者的治理水平,对于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县而言,治理的意义更在于高质量发展。柯桥立足现代纺织产业实际,牢牢把握住了产业、市场、科创等优势,同时将深厚的文化、优厚的政策等作为发展“底气”,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主办。(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王毅集体会见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外方嘉宾

平均每分钟25条预警信息 山西电力全天候监控防山火

解说】吃过午饭,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第一小学弦子兴趣班专用教室里便开始传出欢快的弦子声,年近古稀的民间弦子艺人定主已在教室准备教学。待弦子兴趣班30多名学生坐下,定主如往常一样,首先带领学生们校准弦子的高低音,接着才是传授新曲子。

印尼多地暴发登革热疫情 有中国公民确诊

“以前船舶靠泊作业,要用柴油发电机提供动力,如何控制污染物排放成为一道难题。”技术人员介绍,如今码头前沿的岸电系统替代船舶发电机供电,基本实现“零排放”。

今年6月,我国南方到底下了多少雨?

中国南海伏季休渔结束 侨乡广西北海千帆竞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在致辞中表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视听产业创新升级,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无旁贷。今天正式发布的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微短剧《AI看典籍》,正是总台将AI生产力进行创新性应用和创造性转化的最新实践。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总台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在摸索中前进,共同面对人工智能的不完美,共同在实践中成长。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动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切实转变为新质传播力、影响力,为总台引领全球传媒业内容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的全方位变革赢得先机,为总台高质量发展注入AI新动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